撰文/ 陳靜惠 - 攝影/ 謝玉郎
建築界的人都知道義大利的卡拉拉(Carrara)大理石赫赫有名。



我們專程造訪大理石聖地卡拉拉市,其實並不是和所有的雕刻家一樣,懷抱著文藝的浪漫前來大理石採石場朝聖、溫柔地和石頭說話….,我們其實是嘴饞得很,肚皮餓的不得了,上山來找一種好吃的不得了,製作的工具又很奇特,道地的義大利人都會豎起大姆指喊「讚!」的大理石生醃豬油〈Lardo di Colonnata〉。
說起豬油,台灣人應該最理解箇中的美味,你看看快炒店、啤酒屋、海產攤、黑白切,不是大家都一定要準備豬油拌飯和豬油麵線嗎?講究台灣古早味的店,甚至還找得到鹽酥豬油渣不是嗎?雖然,義大利人吃豬油的方法和我們不同,可是吃完一片薄如蠺翼的Lardo di Colonnata之後,齒頰留香的程度和我們真得有得比的呢!
Colonnata是一個地名,位於托斯卡納地區(Toscana)西北部,Massa省裡面的Apuane山坡上的小小村莊,它座落在Carrara市東邊約八公里處,海拔532公尺的半山腰上,居民也很少,大概不到四百人。
Colonnata雖小,可是它是Carrara主要的大理石礦場所在地,又出產美味的IGP(產地標誌保護)大理石生醃豬油,所以這個彈丸之地,名號可也響叮噹呢,這裡所生產的生醃豬油,也就以地名當成產品的名稱叫作Lardo di Colonnata。
托斯卡納地區這種生醃豬油,不但作法要完全仰賴大理石,拿起一塊在眼前仔細端詳,表面沾裹了溼潤的粗鹽、大蒜、黑胡椒、迷迭香底下,呈現了雪白,或粉白的脂肪色澤,驗證了卡拉拉的白色大理石果真名不虛傳。如果不是空氣中飄散著一股濃烈的蒜香胡椒味兒,不斷地刺激我們唾液的分泌,不斷地挑逗著我們的肚皮,逗得腸胃咕嚕咕嚕亂叫,這一刻我還真的暈眩地以為:我的手中拿著的是一大塊可以吃的大理石呢。
在義大利數不清的醃肉種類當中,我個人覺得Lardo di Colonnata很對台灣人的味。原因是它的風味和製作方法和台灣的「鹹豬肉」有那麼幾分的神似。


然後在缸底先撒一層粗鹽、再灑一層綜合香料、最後再將生豬油紮實不留空隙的、緊緊的排一層。就這樣重覆這三個步驟,直到將大理石缸完全塞滿,最後再加蓋密封就算完成地第一階段的作業。
大理石含碳酸鈣成份具有透氣性、耐水性的特色,在Colonnata特有的涼爽濕潤氣候條件下,生豬油開始第一階段的脫水和熟成,等待兩個月之後,當地居民會再注入清水,完全阻隔生豬油與空氣的接觸,這個時候在溫度、濕度嚴格控制之下,讓生豬油慢慢熟成六到十個月,完全不需要添加化學用品和防腐劑,天然好吃的Lardo di Colonnata就大功告成了。

